攒肚(攒肚子一般持续多久)

豆瓜网 634 2022-11-26 13:21:52

什么是攒肚?

导读:有过宝宝的妈妈们应该都会知道攒肚,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攒肚,会出现一段时间是不排便的,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攒肚”,而老人家们也有“一月睡觉,二月哭,三月攒肚”的说法,很多新手妈妈可能会混淆攒肚和便秘这两个问题。

然而,宝宝的攒肚和便秘是不一样,妈妈们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区分,以免因为混淆攒肚了而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那么,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是攒肚?而宝宝攒肚与便秘的区别是什么?这次,我们就一起来攒肚了解一下,宝宝的攒肚与便秘的问题。

一、宝宝攒肚是什么回事? 所谓的攒肚也就是宝宝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进行过排大便的行为,这主要就是因为宝宝身体的消化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肠道消化酶的增长,让吸收消化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身体对于食物的营养摄取效率更高,能够对母乳和牛奶进行充分的吸收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宝宝肠胃消化中能够剩余下来的食物残渣变少了很多,因此在长时间里也不能够积累到足够的粪便来刺激直肠进行排便,而这个积累到重新排便的过程,就是攒肚。宝宝攒肚的出现时间而在两到三个月左右大的时候。

二、便秘和攒肚的区别在哪?

1、大便质地不同:想要分辨是攒肚还是便秘,首先就要看宝宝大便的质地就可以轻松区别开来。宝宝攒肚时候的大便虽然连续几天没有拉,但是质地还是非常的柔软湿润的,而宝宝便秘情况下,大便是非常的干燥、结实而且无法形成连续的条状。

2、宝宝精神状态不同:宝宝攒肚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什么不适的症状,并且平时的饮食也是正常的,精神状态非常良好;而便秘的宝宝则会因为无法顺利排便而出现一些食欲下降,肠胃不适等等问题,精神状态会显得有些疲惫。

3、排便的时间不同:宝宝攒肚的时间可以横跨10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在攒肚期间宝宝会2~3天排一次便,亦或者是4~5天;而宝宝的便秘问题就不一样了,可能几天的时间里出现便秘排便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大便拉,在便秘的有每天也都会排便的情况。

4、导致的病理原因不同:宝宝攒肚是因为消化吸收得多而导致食物残渣减少,无法充分积累刺激排便,这是一种消化能力改善的表现;而便秘则是因为上火问题导致的大便干燥,宝宝无法顺利排便的问题,这需要针对性的下火、润肠通便才能解决。

攒肚(攒肚子一般持续多久) 第1张

老人们常说的让孩子攒肚,是什么意思?

攒肚是我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说法,同时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攒肚的现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同时也跟孩子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食以及行为举止有一定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老人们常说的让孩子攒肚,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出现攒肚的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另外在生活当中家长如果不及时的注重给宝宝护理,那么宝宝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攒肚,攒肚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多是指宝宝在满月后排大便习惯的改变。所以宝宝一旦出现攒肚的情况,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其次要知道很多宝宝在吃母乳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几天甚至是只十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这个时候宝宝多半是发生了攒肚,家长就要适当的给宝宝进行按摩,或者是适当的给宝宝添加一些水分,可以帮助宝宝进行排便。最后我们要知道散度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主要表现为宝宝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同时婴儿攒肚也是满月后宝宝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宝宝消化系统逐渐完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的表现。

二、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攒肚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如果宝宝出现了这种情况,多半是跟宝宝的胃肠道消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给宝宝喂完奶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宝宝拍奶嗝,或者是帮助宝宝按摩一下肚子,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排便,另外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的反应。

最后就是排便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家长应当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等到宝宝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可以每天定时训练宝宝大便,多给宝宝喝一些水分,并且帮助宝宝按摩腹部,都能够很好的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加快宝宝的新陈代谢。

攒肚子是什么意思

攒肚子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

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

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扩展资料:

处理方式

1、定时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宝宝定时大便,让宝宝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宝宝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攒肚

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是如何引起的?

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是如何引起的?

1.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攒肚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到两个月这一段时间内,宝宝的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也变得规律,胃肠道吸收的功能比刚出生的时候有很大的改善。

2.宝宝肠胃蠕动较慢,因为宝宝活动量少,大部分都在床上。如果孩子喝水少,会导致肠道蠕动弱,保胃。添加婴儿辅食后,如果辅食添加不好,如蔬菜或水果等不易刺激肠道蠕动的食物,就会出现保肚的情况。儿童有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时,通常伴有脾胃功能失调、胃肠蠕动缓慢、保腹、呃逆、反酸或腹胀。父母可以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喝水,慢慢调整饮食。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使用口服妈咪爱或益生菌来调节孩子的肠道菌群。

3.可以在宝宝吃奶一小时后,或者下次喂奶前,空腹时用手在宝宝肚脐中央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同时,还可以双手托住宝宝的下肢,将膝盖移近腹部,屈伸下肢,加速肠胃蠕动,起到加速排便的作用;对于胖宝宝的“保肚”模样,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4个月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需要及时增加喂养量,喂养量充足后,攒肚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和消失。

上一篇: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绕口令八了百了标兵奔北坡)
下一篇:五行属水的字(五行属水的字大全800个)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